




| 衛生害蟲與鼠類和人類有密切的關系,對人類健康、工作和生活有廣泛的影響,包括叮咬、騷擾、致敏反應、咬壞衣物和食品等物品、甚至破壞儀器、電路引起火災等的直接損害。但更主要的危害是通過機械或生物性方式傳播多種傳染病。目前衛生害蟲與鼠類在自然情況下可傳播的疾病如下: |
| 1、鼠: 鼠疫、鉤體病、流行性出血熱、斑疹傷寒等。 2、蚤: 鼠疫、地方性斑疹傷寒等。 3、虱: 流行性斑疹傷寒、虱傳回歸熱等。 4、蜱: 森林腦炎、蜱傳回歸熱、蜱傳斑疹傷寒、Q熱、萊姆病等。 5、恙螨:恙蟲病。 6、革螨:可能為某些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傳播媒介。 |
|
板齒鼠 |
褐家鼠 |
黃胸鼠 |
| 蟑螂已被證明能攜帶多種細菌、病毒、原蟲、寄生蟲卵、真菌等病微生物。蟑螂能攜帶40多種對脊椎動物致病有細菌,重要的有鼠疫桿菌、霍亂弧菌、志賀氏桿菌、沙門氏菌、綠膿桿菌、金黃色葡萄球菌、肺炎球菌等。南非有一起醫院嬰幼兒肺炎爆發流行,經流行病學調查發現,嬰幼兒病房蟑螂密度較高,并從蟑螂分離出病原菌,經采取殺滅蟑螂及實施控制感染的措施后,疾病流行得以控制,結論認為蟑螂可能是引起這起疾病爆發的媒介害蟲(COTTON MF,2000年)。 國內衛生防疫站對蟑螂進行病原分離,發現從醫院、病人廚房、飯店、居民住宅廚房捕獲的蟑螂中檢出痢疾桿菌、沙門氏菌、蛔蟲卵等多種蠕蟲卵和多種真菌。實驗研究證實蟑螂能攜帶、保持并排出脊髓灰質炎、柯薩奇等病毒。 蟑螂能攜帶多種病原體,一般認為病原體不會在其體內繁殖,它主要是機械傳播媒介。但由于蟑螂的侵害面廣,食性雜,隱蔽性強,且常接觸醫療器械、食品生產加工器械、食品等,所以它引起疾病傳播流行的危險性不容忽視。 |
|
美洲大蠊 |
||
| 蠅類俗稱蒼蠅,是“四害”之一。它是多種傳染病和寄生蟲病的傳播媒介。由于蒼蠅的身體和腳上具有很多細毛,在它飛到糞便、痰液等臟物上取食時,就把帶有病菌和寄生蟲卵的臟物粘到身上、腳上,再飛到人們的食物上取食時,就把病菌傳給人們;蒼蠅又有隨香逐臭,邊食、邊吐(吐滴)、邊拉(糞便)的習慣,以把體內的病菌污染食物,當人們食進蒼蠅爬過的食物時,如身體抵抗力不好,就易得病。蒼蠅可傳播霍亂、付霍亂、痢疾、傷寒、小兒麻痹癥(脊髓灰白質炎),傳染性肝炎、砂眼、蛔蟲病等等。蠅的幼蟲寄生于瘡口,又會生蠅蛆病。我市傳播疾病的蠅類主要有:家蠅、市蠅、大頭金蠅、銅綠蠅、絲光綠蠅、麻蠅等,以家蠅為優勢種。 |
|
家蠅 |
| 蚊類在生物分類上屬雙翅目、蚊科。主要媒介蚊種有:致乏庫蚊、中華按蚊、三帶喙庫蚊、白紋伊蚊等,蚊蟲除少數外,大都吸血,在叮吸血時能傳播多種疾病,給人類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。我國常見蚊蟲傳播的疾病的瘧疾、乙型腦炎、絲蟲病、登革熱等。深圳市見蚊蟲種類已知有3屬、10多種。其中按蚊屬:中華按蚊、庫蚊屬、致乏庫蚊,伊蚊屬:白紋伊蚊等。以致乏庫蚊為優勢種。 |
|
中華按蚊 |
白紋伊蚊 |
致乏庫蚊 |
幼蚊 |
